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17〕4号)及《关于举办“建行杯”第三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选拔赛的通知》(鲁教高字〔2017〕9号)精神,进一步激发学院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经研究,决定举办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华普亿方”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山东省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大赛主题
搏击“互联网+”新时代 壮大创新创业生力军
二、大赛目的与任务
旨在激发大学生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形成“互联网+”新业态,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学院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协办单位:北京华普亿方科技集团
四、参赛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基于互联网新时代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主要包括“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互联网+”商务服务、“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公益创业等类型。
参赛项目内容须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参赛项目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对于已注册运营的项目,在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五、参赛对象
大赛分为创意组和实践组。
创意组参赛条件:申报人是团队负责人或创业企业法人,为学院在校生(可以是本专科生,不含在职学生),团队尚未正式注册或注册时间晚于2017年5月31日。
实践组参赛条件:申报人是创业企业法人,为学院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2年之后毕业);创业企业在2017年5月31日前已注册。
六、评审赛制及奖项设置
(一)学院校赛采取分组答辩制。
参赛团队进行项目展示并回答评委提问,每个项目展示答辩时间5分钟。项目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可进行产品实物展示。展示及答辩过程中,语言表达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二)奖项设置:
创业大赛分别设立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根据获奖等级,依次奖励3000元、2000元、500元。
本次大赛评选优秀指导教师10名(一等奖首位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奖5个。
七、评审时间
6月18日举办学院“华普亿方”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山东省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赛程安排如下:
6月18日:8:30- 9:00评审组评审会议
9:30-11:30评审组分组评审
11:30-12:00评审组终评会议
八、大赛分组及场地安排:
本次比赛各二级学院初选后共提报138项进入复赛,按照类别分五个比赛场地进行,具体分组安排见附件二。
九、保障措施
(一)为了实现大赛的公平公正,大赛设巡视组和检察组。比赛期间学院主要领导进行比赛巡视、监察,对评审赛程及成绩评定全程监督。
(二)北京华普亿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比赛活动各项费用支出。
2017年6月12日
附件一: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华普亿方”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分标准
附件二: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华普亿方”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分组及比赛场地安排
附件三:参赛注意事项
附件一: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华普亿方”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分标准
一、创意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
评审内容
|
分值
|
创新性
|
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不鼓励模仿。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和思维在销售、研发、生产、物流、信息、人力、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鼓励项目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
|
40
|
团队情况
|
考察管理团队各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擅长领域,成员的分工和业务互补情况;公司的组织构架、人员配置安排是否科学;创业顾问,主要投资人和持股情况;战略合作企业及其与本项目的关系,团队是否具有实现这种突破的具体方案和可能的资源基础。
|
30
|
商业性
|
在商业模式方面,强调设计的完整性与可行性,完整地描述商业模式,评测其盈利能力推导过程的合理性。在机会识别与利用、竞争与合作、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设计、资金及人员需求、现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具有可行性。在调查研究方面,考察行业调查研究程度,项目市场、技术等调查工作是否形成一手资料,不鼓励文献调查,强调田野调查和实际操作检验。
|
25
|
带动就业前景
|
综合考察项目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预判项目可能带动社会就业的能力。
|
5
|
二、实践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
评审内容
|
分值
|
商业性
|
在经营绩效方面,重点考察项目存续时间、项目的营业收入、税收上缴、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等情况;以及结合项目特点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带来良性的业务利润、总资产收益、净资产收益、销售收入增长、投资与产出比等情况。在成长性方面,重点考察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大小及可扩展性以及该项目是否有合适的计划和可能性(包括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其未来5年的高速成长。在商业模式方面,强调项目设计的完整性与可行性,并给出完整的商业模式描述,以及在机会识别与利用、竞争与合作、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设计、资金及人员需求、现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需具有可行性。在融资方面,强调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规划。
|
40
|
团队情况
|
主要考察管理团队各成员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擅长领域,成员的分工和业务互补情况;公司的组织构架、人员配置以及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主要投资人和持股情况;战略合作企业及其与本项目的关系。
|
30
|
创新性
|
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不鼓励模仿。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思维在销售、研发、生产、物流、信息、人力、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鼓励项目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
|
20
|
带动就业情况
|
考察项目增加社会就业份额,发展战略和扩张的策略合理性,上下产业链的密切程度和带动效率、其他社会效益。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