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经中国发明协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人教部批准,第十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意创业大赛于2015年在我院举办。为确保本届大赛顺利进行,取得圆满成功,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题和目的
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由中国发明协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人教部、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中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共同主办,已连续举办九届,旨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精神,大力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和知识产权教育及活动的广泛开展,为众多热爱科学、致力创新的大学生提供展示、互动、交流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舞台,构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参与的大学生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第十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意创业大赛拟以“ 创新 担当”为主题,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意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对于增强广大青年大学生的科技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办、协办和承办单位
第十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意创业大赛,中国发明协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人教部、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中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研究会主办、建议由山东省科协、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济宁市政府协办、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承办。
三、大赛规模
本届大赛邀请全国高职院校参赛
四、大赛主要活动
1、发布比赛通知
由中国发明协会等主办单位发布比赛通知,由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工作委员会理事会牵头,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具体开展赛事报名等工作。
2、作品收集
所有参赛院校将作品按照组委会要求发送到指定平台。(使用原有平台)
3、网上初赛
由中国发明协会等主办单位牵头,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工作委员会理事会具体组织完成网上初赛工作。
4、开幕式
初步拟定2015年10月中旬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举行开幕式。主办方领导、山东省科协、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济宁市政府领导、嘉宾及参赛院校领导、指导教师代表、参赛学生等参加。
5、现场比赛
2015年10月中旬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举行现场比赛,按照创新类、创意类、创业类分别组织比赛与答辩。
6、专家讲座
现场比赛期间邀请全国知名专家进行专家讲座。
7、闭幕式
2015年10月中旬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举行闭幕式,邀请相关领导、嘉宾与指导教师、学生代表等,颁发获奖单位与个人奖项。
五、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成立第十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组委会,全面负责大赛的各项筹备工作。组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由大赛主办方、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工作委员会理事会,以及山东省科协、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济宁市政府、我院领导等单位领导组成,组委会下设大赛办公室。
工作人员:由大赛组委会从相关单位抽组。
主要职责:负责大赛筹备、组织等工作。
组委会下设7个工作组,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
1、会务组
主要职责:负责大赛会务活动组织、策划,确定大赛开、闭幕式和大赛冠名权;负责制作大赛各种证件(贵宾证、代表证、领队证、工作证、记者证)、胸花以及礼品购置、赠送;负责开、闭幕式参会人员的组织落实等。
2、材料组
主要职责:负责制定大赛筹备工作方案及实施方案;草拟审定开、闭幕式、宴会等领导讲话、致辞,以及开、闭幕式、各项主题活动议程、主持词、领导讲话等;按照工作方案制定工作行事历等;负责印制各类文件。
3、竞赛组
主要职责:负责大赛布展、展示、评奖,竞赛场地落实、布置、组织竞赛活动及撤展;负责大赛奖牌、荣誉证书等印制、分类及闭幕式颁奖工作的组织;负责学生志愿者参与活动服务的组织协调等。
4、接待组
主要职责:负责制定大赛来宾接待方案并组织实施;确定接待宾馆并做好督促检查;负责参会代表、嘉宾的接送、报到和食宿安排。
5、活动组
主要职责:负责专家讲座、校园参观、展览等活动的方案制定及组织实施。
6、宣传组
主要职责:负责开、闭幕式等重要活动出席领导、嘉宾以及省市新闻单位记者、播音员的落实和邀请,组织省内外媒体进行新闻宣传,负责开、闭幕式及各比赛场馆氛围营造等。
7、安全组
主要职责:负责来宾驻地、各竞赛展馆道路交通和开闭幕式等场所的交通疏导、秩序维护,大赛期间各参赛代表队教师、学生医疗诊治、饮食安全及治安保卫等。
六、实施步骤
第十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筹备工作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启动阶段(2015年1月—2015年3月)
1、前期衔接联络。
2、成立组委会,制定筹备工作方案并提交主办方审定。
3、组建组委会办公室及各工作机构,抽组工作人员。
(二)全面准备阶段(2015年3月)
1、召开筹备协调工作会议,全面启动筹备工作。
2、各工作组拟定实施方案,协调工作进展情况。
3、检查各比赛场馆布展。
(三)实施阶段(2015年4月—2015年6月)
1、下发比赛通知。
各高校按照文件组队参赛。
(四)上传作品阶段(2015年6月—2015年9月)
1、由各高校按照比赛要求与时间节点,完成作品上传。
(五)网上初评阶段(2015年9月)
1、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网上作品初评工作。
2、公布初评结果,通知参加决赛团队参赛。
3、做好现场决赛会务准备工作。
(六)现场决赛阶段(2015年10月中旬)
1、按照筹备方案做好决赛期间各项工作
(七)证书发放与工作总结阶段(2015年10月)
1、完成证书发放、调整等工作,做好工作总结。